2019年10月17日,由AVCJ(亚洲创业投资期刊)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并购论坛在上海举行。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余宁受邀参加“技术并购:中国能打造出自己的技术生态吗?”的圆桌论坛环节,与来自SENSETIME AI FUND、光速中国、软银中国这三家专注于其他创新领域的投资机构嘉宾,共同从探讨在国内自主技术研发、中国“智”造越来越蓬勃的背景下,中国技术生态发展趋势。
以下是对余宁在该圆桌论坛环节的发言内容整理。
我们已经处于一个“质变”的边缘
Q1:我们目前有哪些领域是领先的?
余宁:我来自汽车行业,因此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自主研发进展印象很深:在五、六年前,中国还没有领先的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水平落后于韩国、日本和美国,但是在短短的五、六年后,我们就看到了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企业,已经从五年前销售额不到10亿的一家企业,成长到了超千亿市值规模的巨头公司;它的出货量是全球第一,在国内甚至超过了行业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四的企业的总和;技术水平上从以前“不是一个牌桌上的选手”,到现在已经追赶上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对手。价格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为什么能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因为中国具备很多欧美国家没有的优势:一是强大的国家战略,过去十年中国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这种从上至下的政策制定的决心,以及政策贯彻的力度,是欧美国家不能相比的;第二是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们普遍拥抱创新,思路开放,更容易接受创新型企业;而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产业比较成熟,更容易接受稳健的有优秀历史积淀的企业;第三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只要在中国做到第一,基本就是全球第一;日韩欧美没有这种市场拉动的先天条件。此外,中国经过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基础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了,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从“量变”走到了“质变”的边缘。随着时间的发展,只要是中国企业关注的产品,就会有机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寻找到好的政府支持如同找到一双有力助推的翅膀
Q2: 国家政策支持对研发而言非常重要,在这个方面您认为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来协助新技术的研发呢?
余宁:中国现在拥有两千多个开发区,几乎所有的县都有开发园区。这些开发区普遍由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开发园区主任非常像一个个控股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们有如下有几个很大的特点,一是战略引导,现在的领导普遍都是专家型领导,学习能力很强,对专业的理解清晰,他们对所接触的产业各个方面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有个别领导甚至对专业知识具备令人惊讶的深度了解。二是普遍充满旺盛的工作热情,对家乡建设充满期待,996是非常普遍的工作现象;三十因地制宜的集群式发展。每个政府都会有一个专注点,所以不同的园区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一家企业进入这个开发区,能够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指导,以及获得研发所需的厂房,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所以,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特大型的企业,找到一个好的政府,就如同插上了一双翅膀,能够有力地助推企业的发展。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成为一种内生动力
Q3:现在中国的自主研发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会遇到什么困难?尤其是在汽车行业?
余宁:举个例子,大家很关心吉利和沃尔沃的知识产权问题,领克的诞生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应该说在十年前,中国制造业还普遍处于产业链底端,本身拥有的专利很少,更多地是购买专利,或者逆向开发;但是今天中国产业结构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企业通过海量的研发投入,已经把正向研发作为标准化的开发流程,拥有了大量的原创技术。因此对于自己的专利越发重视。
仅仅七、八年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不知道如何来评估专利的价值,而现在来看,事实上评估专利的价值与评估其他资产的价值方法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三种基本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即从计算资产可计量的成本来估算价值,或将对未来收益的预测作为估价模型的数据,以及参考市场上其他相似资产估值的方式。以前我们不知道如何去保护和定价知识产权,但伴随国情与产业发展,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有能力保护及越发重视知识产权。
把投后的思考形成一个闭环
Q4:PE/VC能给高新科技创业企业带来哪些除资金以外的支持?尤其是汽车行业,如何帮助他们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突围?
余宁:我们投资了很多项目,以前的顺序是“募投管退”,现在却感到要把投后管理的环节前置。现在把资金投给一家企业时,对企业而言,我们一定要考虑的是“我们能帮助他什么”,初创企业时时刻刻面临着生死危机,如何帮助他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站稳市场、健康成长。初创企业的人才寻找、客户寻找、融资寻找都非常困难,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是个双赢的举措。 往往地方政府有资金有能力帮助到企业,但是政府对不同的产业也有不同的诉求。我们在投资之前就要加入投后的思考,比如说能够帮助被投企业与哪个政府对接,如何帮助他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等等,要把投后管理的思考形成一个投资的闭环再进行投资。
固态电池的研发是未来几年竞争的重点
Q5:对于电池产业和汽车产业,除宁德时代之外,韩国与日本也有松下、LG、三星这三个电池品牌,中国再选两家电池品牌的话有比亚迪、力神等,我想知道到2025年的时候,这五家电池公司谁能在宁德时代的C位之后占据第二、第三的位置?
余宁:在2025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电池可能是固态电池的天下,固态电池兼顾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在材料研发和整车应用上有突破性进展。如果一家电池企业不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没有新的技术进步,那么肯定是会被淘汰掉,这五家企业谁在固态电池上投入更多和发力更大,谁就能成功。